廉以养德 洁以修身
纪委
王铭莉
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古往今来,廉洁历来都是人之修身的明镜、国之治国的法宝。廉洁是一种境界,能让我们超凡脱俗、胸襟坦荡,享有一份安宁、轻松、悠然、淡泊的心灵状态,和谐是一种人生的态度,能让我们对外界事物抱有平静适度、热情友善的态度,从而保持内心的平衡自然、协调统一。两者又有着不可分的联系,一个人内心不净何来胸怀的坦荡。
一、廉洁是做人的大境界
英国大哲学家罗素说过:人之所以有道德,是因为受的诱惑太少。有一句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中老年人都很怀念五、六十年代的社会风气,那时侯的社会风气就像一首歌里唱的“人人都是活雷锋”。然而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诱惑、权力、金钱、美色,各种物质的享受如同一把把利剑高悬于我们的头上。面对众多的诱惑,我们不可能纯洁到视任何诱惑而不动心的地步,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抗诱惑的临界点,这个临界点跟随着个人境界的提升而提升。冰心老人说过一句话:如果你简单,那么这个世界也就简单。简单会让你感到轻松、自由,冰心老人的所谓简单,就是一种心灵的境界。人与人相处简单了,人际关系会变得轻松,个人的整个世界也会变得自由。生活中剔除太多的欲望,人生也变得简单,身心自然也轻松和自由了。如果一个人能悟到淡泊宁静的真谛,就不会再因人事而精疲力竭。所以我们说真正的伟大是单纯,真正的智慧是坦率。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生命的主要力量就是追求优越和自我肯定,没有一个人不希望自己比别人优秀。他认为人的社会兴趣需求来自二个方面:第一是感受到自己被团体其他成员的尊重和接纳;第二是感受到自己对这个团体有贡献,能力有所发挥。中央台新闻调查栏目播过一个节目,主持人王志采访苏州职业扒手王同山。王同山从事扒手40多年,金盆洗手后在小区里从事保洁员工作。在他从恶的颠峰,住着五星级宾馆、穿着名牌西装、吃着几千元的大餐,然而当王志问他,你当时内心的真实感受是什么?他说“忐忑不安”,那时一辆救护车驶过都会让他发抖。因为他的行为不被社会认同、得不到社会的尊重和接纳,他的内心充满恐惧,没有安全感。当他刑满释放,被安排到街道做保洁员。上班的第一天,他推着自行车,走在小区的街道上,内心充满阳光和安宁。王志又问他,你此时内心的真实感受是什么?他回答说:过平常人的生活真好!虽然粗茶淡饭,但是社会接纳和认同了他,他有了归属感。
我们相信阿德勒对生命的诠释,人的内心都有一颗向善的种子,都希望追求卓越和成功,当你压住它挡住它的生长时,你的内心一定会感到不舒服,那个平静就被打破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倘若我们能够做到“心中有佛”,让仁慈、善良、快乐、慷慨和爱在心底生根发芽,那么我们的眼睛看到的就总是光明和希望,世界就会变得无比美好。
二、心理和谐取决于一个人的人生态度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从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到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泰州兴化有个郑板桥,很了不起。是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曾作过七品县官。兼擅诗、词、曲、文、联、印、书、画,为“扬州八怪”的重要代表,以“诗书画三绝”名世。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他认为兰四时不谢,竹百节长青,石万古不败。他的画一般只有几竿竹、一块石、几笔兰,构图很简单,以墨的浓淡衬出立体感。竹叶兰叶都是一笔勾成,虽只有一种黑色,但能让人感到兰竹的勃勃生气。从他作画的风格里,我们能感到这个老人鲜明的个性,他的竹节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显得多么有气节。然而今天人们谈及郑板桥,他的“难得糊涂”远比“三绝诗书画”更为人知。
从历史人物中寻找,可以发现郑板桥与许多历史名人有着相似的人格特质。《世说新语》记载《叔度之器》,“汪汪如千倾之波,搅之不浊,澄之不清”;《老子》的“大善若水”;苏轼的“大勇若怯,大智如愚”;庄子的三重人格境界:天人合一的真人境界;顺天而不顺人的隐士境界;顺人而不失己的士大夫境界。森田疗法是目前唯一的一个被世界认同的东方心理治疗技术,它的思想内涵继承了中国古代老子、庄子等哲学思想的精髓,“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带着症状积极生活”,森田疗法里蕴涵的哲学思想,带你进入一个“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坦荡境界。
郑板桥对他的糊涂观做了一个注释,“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至糊涂难上加难”,我理解他的的真意有二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说一个人能达到聪明机智难得,而天生本性的淳朴不受沾染的所谓糊涂更难得。所以今天人们喜欢许三多,烦恼来自“太聪明,太功利,太浮躁”;第二层意思是说一个人明白事理不容易,而洞察、接纳、包容人和社会则更不容易。由糊涂到聪明,经历了一个认识的提高阶段,从聪明再到糊涂,经历了一个境界的提升阶段。
我们与这些大师走近一点,发现这些“若水”、“若愚”;“难得糊涂”、“顺其自然”的大师,无一不是风骨凛然、人格高洁的志士。绝非听从命运摆布,随遇而安,麻木不仁的庸者。他们是以积极入世之精神,参以超旷出世之襟怀,内心的大道、大仁、大廉、大勇,内敛于心而不张扬。实为令人感叹仰慕的人生境界和态度。
三、努力提升人生境界和人生态度
1.当我们失去内心的和谐时,想一想应该找回的是什么。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亚洲,有一种捉猴子的陷阱,他们把椰子挖空,然后用绳子绑起来,接在树上或固定在地上,椰子上留了一个小洞,洞里放了一些食物,洞口大小恰好只能让猴子空着手伸进去,而无法握着拳头伸出来,于是猴子闻香而来,将它的手伸进去抓食物,理所当然地,紧握的拳头便缩不出洞口,当猎人来时,猴子惊慌失措,更是逃不掉。没有任何人捉住猴子不放,它是被自己的执着所俘虏,它只需将手放开就能缩回来。
心理学里有两个词很好,一个是“放下”一个是“接纳”。放下不等于放弃,它是一种真实、坦荡、升华…….。是心中的欲念使小猴子放不下,是内心的欲望与执着,使我们一直受缚,我们唯一要做的,只是将我们的双手张开,放下无谓的执着,就能逍遥自在了。有一句话说:人的一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遗憾远比机会多,我们总是容易看到别人抓住了机会,而自己收获的是遗憾。只有当我们放开生命的那些细枝末节,找到自己内心的定力,明白自己追求的是什么,把握住你真正需要的人生机会,执着、坚持才能得到你的真要,才不会让那些遗憾、诱惑搅乱你的心境,才能让生命得以舒展、心灵获得滋养。
接纳不等于认同,它是一种胸怀、包容、理解、尊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的“君子”应具有的“外圆内方”人格,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既要有较高的情商来处理人际关系,又要在内心中有一个心灵的家园和基本的处事原则。当我们用心去呵护内心那颗善良的种子,常思贪欲之害,常除非分之想,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顶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就能不为利欲所惑,保持一个宁静和谐的心灵。
2.当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现实中的问题,就能放下焦虑的心情,相信长江后浪推前浪,相信明天一定更美好!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观察世界,用平和宁静的心态思考问题,以乐观豁达的情怀对待生活,用理性引导偏激,让冷静战胜浮躁。宽可得众,苛则失和,当我们以包容的心态去面对新生的事物,就能放下抱怨自在轻松。今天的学生有许多我们过去没有的缺点,同时也有许多我们没有的长处,80后在这次大地震中的表现让我们不需要再讨论什么“缺失的一代”了。我因为多年做大学生的心理咨询,接触过许多大学生最真实的内心冲突,让我更加坚信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颗向善的种子,每个人都有潜能,之所以有的人没有成长起来,是因为他们生长在一个被抑制的环境里(被拒绝,被否定),因此发展出了一个歪曲的自我概念(偏差的,失功能的),教师的责任是帮助他们看到自己的潜能,创造一个适应他们成长的环境,鼓励并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教育是一个等待的学问,要我们在学生的心里种下了种子,他一定会在今后的人生过程中成长。的问题是很正常的
有感于三句话:第一句,人的本质都是向善的,这句话能帮助我们对人有更多的理解、包容、等待;第二句,社会是向前发展的,发展中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是很正常的,此刻没有解决只是“时辰没到”。这句话的寓意深远,能帮助我们用平常心去看待社会现象,克服焦虑感,保持心态的平衡;第三句,一小步的改变胜过全过程的改变。在系统论中,部分的改变可以带来整体的改变。蝴蝶效应是指在一个连锁反应。对蝴蝶效应最常见的阐述是:“一个蝴蝶在巴西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长期的巨大的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从这个理论我们可以推导:每个人的努力、一小步的改变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意义。让我们少一点抱怨多一点行动,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
六个单词:温暖、自由、简单、轻松、真实、浪漫。多想想它们,多拥有它们,你会在生活中感受到更多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