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统建
(南京林业大学党委办公室 210037)
摘要:高校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内涵。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反腐倡廉的需要,是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需要,是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先进性与大众性的统一,坚持思想性与趣味性的统一,坚持针对性与系统性的统一。
关键词:高校,廉政文化,建设
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洁从政的思想、信仰、知识、行为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社会评价,从根本上反映着一个政党的执政理念、执政目的和执政方式,是廉洁从政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客观反映1。高校是传播社会文明和创造社会文明的重要场所,它承担着教书育人,为社会培养输送合格人才的重任。积极推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对于提升廉政建设的文化内涵,净化校园道德环境,引领社会廉政文化建设,纯洁人们的精神境界,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为高校校园营造良好的廉政文化氛围,进一步引领整个社会廉政文化的发展与提升。
一、高校廉政文化是先进的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
(一)继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十分珍贵的思想宝库,是廉政文化植根发芽的肥沃土壤,对高校廉政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明德与至善是古人在廉政方面的精神追求,如《四书》中《大学》第一章中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有不少大学校训中就承继了这一思想。东南大学校训就是“止于至善”,南京医科大学校训是“明德至善”。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知廉耻”,崇尚廉洁。《论语》曰:“知耻近乎勇”,欧阳修也讲过,“廉耻,是立人之大节”。廉洁也被一些大学作为校训主要内容,如江西财经大学的校训就是“信、敏、廉、毅”。古代十分强调诚信,孔子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南京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安徽财经大学等高校校训中都有诚信二字,诚信在各个高校都作为主要精神加以倡导。从教育的现状来看,高校现在提倡的 “自重、自省、自警、自律”和“清正廉洁、诚实守信、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廉政思想都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二)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廉政文化是政治的特殊性与文化的大众性相统一、廉政内容与文化形式相结合的产物,在高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第一,大学师生员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是高级知识分子人群,他们普遍接受了良好的文化传统教育,其中就包括廉政文化的内容。第二,各高校围绕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一工作,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等主渠道广泛对师生员工进行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道德教育,已经形成了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校园氛围。第三,学校广泛组织以廉政文化为主题的各种活动,通过讲廉政故事、唱廉政歌曲、举办廉政征文比赛、创作廉政文艺节目等,大力宣传反腐倡廉理念,丰富了广大师生员工的生活,同时,广大师生员工通过参加活动,加深了对廉政主题的理解。第四,在高校很多热爱教育事业、无私奉献、谦虚谨慎、友善宽容的名师,用自己的行为、思想教育影响着周围的人。上述四个方面彼此相互推动,相互影响,构成了高校廉政文化的群众基础。
(三)具有正面导向作用。文化历来对人们的社会意识、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具有导向作用,廉政文化也不例外。廉政文化所包含的精神理念、价值观、道德准则就会通过文化的自身规律和渠道,以传媒方式影响其受众,并由外向内,“润物细无声”地滋润人们的心灵,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浸润和“感悟”。廉政文化的正面导向作用在于激浊扬清、祛恶扬善,促使领导干部自觉树立正确的人生信仰和执政理念,并内化为廉洁奉公的行为准则。这种正确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一旦在高校师生员工中确立并表现出来,必然对社会产生巨大的辐射作用,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加深广大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形势的了解,提高党和政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廉政文化的这种正面导向作用可使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接受廉政文化的熏陶,树立“廉洁可敬,贪占可耻”的意识,从而为党风廉政建设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也可以使师生员工避免受到腐朽文化的侵袭。
二、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高校三支队伍建设的需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教职工信得过的干部队伍,建设一支具有奉献精神、专业技术过硬,服务态度端正的服务队伍,是高校事业发展的保证。各高校都在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三支队伍的思想素质,保证三支队伍建设的良性发展和健康运行,为学校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廉政文化对于人的影响是深层次、根本性和长效性的,影响的方式是随时随地、潜移默化、和风细雨的,建设廉政文化是加大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力度、提高干部的反腐倡廉的能力,增强高校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树立高校队伍整体形象的有效途径,是引导和形成良好的高校师资队伍的思想价值观念,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服务队伍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增强服务队伍服务能力与意识,提升服务队伍奉献精神的重要平台。
(二)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需要。大学是人生在校学习的重要阶段,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成熟的重要阶段,在走向社会之前打好思想、政治、道德、身心素质基础十分重要。一方面,校园廉政文化可以通过确立善恶、是非、荣辱标准来指导调控大学生的行为,使他们分清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深刻地感受到腐败即是丑恶,廉洁即是美好,在校期间逐步形成积极健康的道德和正确向上的价值取向,懂得清清白白做事、堂堂正正做人的道理,提高对社会腐败现象的识别能力和抵御能力。另一方面,校园廉政文化能够使大学生了解在反腐倡廉方面所应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增强反腐倡廉的社会角色意识,使个人的行为与反腐倡廉的社会要求相一致,为广大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2。高校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辐射源,除了负有为社会培养、输送高级专门人才作用外,还担负着文化引领的作用。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一是廉政文化理念的引领,发挥自身理论研究的优势,面向公众对社会上的腐败问题进行法理抨击,用由浅入深的论证向公众进行廉政文化的宣传教育,最大限度地抵制腐败文化理念的滋蔓。二是廉政行为的引领,高举反腐倡廉的大旗,整合高校长期以来在人们心中形成的良好品牌优势,挖掘、整理和宣传高校长期以来在廉政方面先进典型人物与群体的事迹,以廉洁、公正、清明的良好形象为社会做出榜样,起到引领廉政之风的作用。三是廉政文化环境的引领,把校园廉政文化建设与社区廉政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使人民群众在感受和接纳大学文化的同时,接受廉政文化的教育和熏陶。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
(一)坚持先进性与大众性的统一3。建设高校廉政文化既要突出先进性,又要做到先进性与大众性有机统一。一方面,高校廉政文化继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吸纳了当今社会廉政文化的积极因素,服务学校育人工作,促进高校反腐倡廉,为学校建设与发展保驾护航,发挥了正面导向作用,体现出廉政文化的先进性。另一方面,高校廉政文化植根于广大师生员工,凝聚着师生员工思想境界和文化创造精神,离开了广大师生员工就会失去其生机和活力,从这一层面讲,廉政文化具有很强的大众性。因此,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必须以广大师生员工为根本,坚持先进性与大众性相统一的原则,动员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广泛开展校园廉政文化创建活动,使廉政文化渗透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努力形成高校建设廉政文化的良好氛围。
(二)坚持思想性与趣味性的统一。高校廉政文化集中体现了党和国家政治文化、制度文化、德治文化的思想内涵,表现出严密的思想性。同时,廉政文化建设强调教育内容的丰富多彩和活动的趣味性,以增强廉政文化的说服力、感染力和渗透力。因此,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必须针对师生员工不同群体的特点,坚持雅俗共赏,贴近师生员工的生活,有针对性地策划教育活动的内容、方法和形式,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寓教于乐,通过丰富的社会现象、鲜活的反面教材、生动的思想教育,做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通过广大师生员工喜闻乐见的各种活动,让师生员工们在亲身体验和参与中增强对廉政文化的认同感和亲和力,使师生员工在各项活动中受到教育和启迪,以进一步增强廉政文化的实际效果。
(三)坚持针对性与系统性的统一。一个完整的高校廉政文化应该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历史性。因此,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必须相互协调,整体推进。同时由于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主体是领导干部、教师和学生,因此要根据角色的不同,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做好廉洁教育工作。领导干部是学校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要通过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廉政意识和拒腐防变的自觉性,促使全体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奋发有为,廉洁、依法办学。教师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中起主导作用,要通过廉洁教育和师德建设,促进高校教师依法执教、爱岗敬业,诚信服务,为人师表,做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大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高校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中的主渠道作用,重点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培养大学生敬廉崇洁的道德情操。
参考文献
1、项云霞, 张连峰;谈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理论学习, 2006年 06期,42页
2、冯碧元,论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意义与对策,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 06期 ,71-74
3、曹文泽,高校廉政文化建设须把握的几个问题,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 06期 ,26-27